为深入贯彻全省消防安全集中整治工作精神,进一步强化校园消防安全管理,提升教职工应急队伍实战能力,校(院)于2025年9月25日下午成功举办消防安全应急处置能力培训班。全校105名消防安全应急工作主要成员参加了培训。本次培训由安全保卫处郭祉序担任主讲人,安保团队负责人刘洋担任演练教官,安全保卫处全体成员和安保团队的骨干队员同步参加了培训和演练。

按照应急工作要求,在培训前,安全保卫处根据所在校区及办公楼层,将45个部门指派的105名教职工编为24支应急小组。本次培训旨在通过多维度、沉浸式的讲解和系统化、实战化的培训,让应急小组成员深刻认识到消防工作的重要性和应急处置的必要性,从科学判断、正确处置、及时疏散三个方面提高技能。
培训把理论宣讲、应急演练、实操教学递进融合,采用“以案说消防”开展消防安全讲解、用“现场模拟表演”进行应急处置场景展示、用“带入火灾场景”指导逃生演练、用“真枪实弹练”进行实际操作,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理论宣讲环节,主讲人阐明了组建应急处置小组的重要意义,强调其作为初期火灾扑救、火情控制与人员疏散“第一响应力量”的关键作用,是保障生命安全、减少财产损失的关键环节。通过剖析全国重大火灾案例、播放“小火亡人”警示教学片,直指吸烟遗留火种、电动车违规充电、充电器长期插接等易忽视隐患的极端危险性,唤醒全员安全防范意识。结合校(院)教学办公场所人员密集、设备集中、资料存放量大的特殊性,宣讲从典型火灾案例的深度剖析、消防安全责任体系构建与落实、日常隐患排查的关键点、“四懂四会”核心能力等方面展开系统讲解,着重强调,参训人员作为守护校园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其责任落实至关重要,必须时刻绷紧安全之弦,将隐患排查融入日常预防与办公自查全过程。
实训演练环节紧扣实战场景,以“报告厅窗帘着火”为模拟情境,按火情初起、扩大、蔓延的真实规律,由三名演示者分阶段示范发现火情、紧急呼叫、报警求助、初期扑救等关键应急灭火流程和初期火灾处置中的规范要求以及安全禁忌。在模拟“火情蔓延”阶段时,同步启动疏散逃生演练,详细讲解了疏散逃生阶段的科学判断、应急组织、疏散原则、注意事项等核心要点。在模拟火场环境中,多名志愿引导员迅速开启消防通道并进行疏散引导,参训人员立即投入疏散演习,大家严格遵循“弯腰低姿、捂住口鼻、靠右行进”的规范要求,沿预设疏散路线快速有序撤离,全程无拥挤、无停留,整个过程衔接顺畅、反应迅速,有效检验了校(院)应急疏散预案的科学性、可行性,以及安全管理队伍的协同配合与应急响应能力。

?

在实训教学现场,消防器材的规范使用成为培训重点。讲解人员对消火栓、干粉灭火器、过滤式防毒面具的构造原理、适用火灾类型及维护保养要点逐一拆解说明,并现场示范标准操作:从灭火器“提、拔、握、压”的四步操作法,到消火栓接口的快速接驳、水带的规范铺设与出水调试,再到防毒面具的撕封、戴罩、拉紧头带等快速佩戴技巧,每一个动作都讲解细致、示范到位。参训人员热情高涨,轮流上手实操,针对操作中出现的“拔插销用力不当”“灭火器喷射角度偏差”等问题,专业指导人员即时纠正并反复示范,确保每位学员都能熟练掌握核心操作技能,真正实现“学懂、弄通、会用”。

?此次消防安全专题培训实现了消防理论与实战技能的深度融合,不仅显著提升了参训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风险辨识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更凝聚了“人人讲安全、事事为安全、时时想安全、处处要安全”的消防安全共识。
(图:郭祉序 )